新華全媒+|在裂縫中努力發(fā)芽——三位“00后”腦癱小伙組團(tuán)創(chuàng)業(yè)
大蒜旁擺放著政府和愛心人士贈送給他們的部分油和米(8月6日攝)。
清晨4點,在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qū),三位“00后”腦癱青年揉著惺忪的睡眼,互相鼓勵著起床。他們要在半小時內(nèi)洗漱完畢,并做好出攤賣大蒜的準(zhǔn)備。
“小龍”“小琪”“小寒”(均為化名)都是先天性腦癱患者,平衡能力弱,走路不穩(wěn)?!靶↓垺辟u過氣球,“小琪”賣過面包,“小寒”賣過瓜子,但都以失敗告終。
2024年9月,他們在當(dāng)?shù)貧埪?lián)的一場活動中相識,由于病情類似,經(jīng)歷相仿,三人一拍即合,決心一起合租,共同創(chuàng)業(yè)。
最開始,他們嘗試為路人擦鞋,但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幾乎沒有生意。后來,在朋友介紹下,他們開始擺攤賣起了大蒜。
為了經(jīng)營好這門生意,“小寒”每天會花1塊錢買上一個豆沙包,配上生蒜一起嚼進(jìn)嘴里,向路人“展示”大蒜的品質(zhì);“小龍”閑暇之余,喜歡去家附近練上一會,鍛煉自己的臂力;“小琪”制作了許多別樣的賣蒜標(biāo)語,同時為大家燒菜做飯,做起了后勤保障。如今,三人最多一個月可以賺到1200多元,生意不好時,則是800多元。
由于腿腳不便,從家到農(nóng)貿(mào)市場兩公里的路,他們需花上近一小時。盡管生活不易,三位小伙伴一直在努力。為了幫助他們,如今當(dāng)?shù)卣疄樗麄儨?zhǔn)備了多個固定攤位,還會定期提供一些油米等日常生活所需。
“我們就像是生長在裂縫里的植物,得努力發(fā)芽才能開出花,獲得別人真正的尊重?!薄靶↓垺闭f。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