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萬隆會議召開70周年。近日,中新社記者深入印度尼西亞萬隆市,探訪亞非大道、薩沃爾·霍曼飯店、獨立大廈、亞非團結紀念碑,以及萬隆理工學院、雅萬高鐵等處,從歷史遺跡到現(xiàn)代地標,追尋萬隆精神的足跡,感受其跨越時空的力量。
萬隆古稱“勃良安”,意為“仙之國”。這座城市坐落于群山環(huán)抱、火山環(huán)繞的萬隆盆地。荷蘭殖民時期,因其獨特的歐式風情,被譽為“爪哇的巴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第一次亞非會議在此召開,史稱萬隆會議。
這座城市曾歷經(jīng)被殖民的屈辱歲月,也見證了獨立振興的時代浪潮,如今正奮力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70年過去了,萬隆精神仍是推動國際合作的重要指引。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8日,從高處俯瞰萬隆。
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7日,獨立大廈前車水馬龍。這座小樓因萬隆會議的召開名揚四海。它如今已被改建為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成為萬隆最重要的歷史地標。
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8日,在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內,工作人員展示中國代表團在1955年萬隆會議上的座席區(qū)域。
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8日,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內展示著周恩來等與會領導人的歷史照片。
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8日,薩沃爾·霍曼飯店內玻璃展柜中陳列著一本珍貴的紀念簿,上面印有會議時間“1955年4月18日至24日”,第一個簽名便是“周恩來”,字跡清晰可見。
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8日拍攝的雅萬高鐵德卡魯爾站。該站將萬隆自然風光的曲線之美運用到車站建筑中,凸顯自然靈動之美。由中國與印尼合作建設的雅萬高鐵極大縮短了雅加達與萬隆的通勤時間,也讓萬隆進入高鐵時代。
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8日拍攝的亞非大道上的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70年前,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領導人沿著這條路步入會場。
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7日,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乘車游覽亞非大道。70年前,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領導人沿著這條路步入會場。
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7日拍攝的萬隆街頭一景。
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8日拍攝的形似地球儀的亞非團結紀念碑。碑座上刻著時任印尼總統(tǒng)蘇加諾在萬隆會議上的名言。
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8日拍攝的萬隆大清真寺前的廣場。該清真寺是1955年亞非會議接待外賓參訪的地點之一。
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8日拍攝的萬隆理工學院一景。印尼首任總統(tǒng)蘇加諾曾就讀于該學院,他是萬隆會議主要倡導者之一。
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8日拍攝的薩沃爾·霍曼飯店前臺懸掛著的老照片。
圖為當?shù)貢r間3月17日拍攝的萬隆市中心的薩沃爾·霍曼飯店,這里是當年各國代表團下榻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