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wǎng)/中國發(fā)展門戶網(wǎng)訊 中溪村,一個被大山阻隔的小山村,距離縣城68公里,一條蜿蜒盤旋的山路,成了這個小山村與外界唯一的通道……
中溪村是湘西一個典型的山村,山青水秀,恬靜怡人,美得讓人心醉;但這里交通閉塞,貧困落后,窮得讓人心痛。
2016年4月的一天,一個戴著眼鏡、高高瘦瘦的年輕人來到村里,他就是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塔)派駐中溪村的第一書記王金勇。盡管早有思想準備,當他第一次踏入中溪村時,還是被這里的貧困深深觸動:村里90年代末才通電,人均五分地,大齡青年娶不到老婆、嫁進來的因忍受不了貧苦而改嫁的例子太多。
那夜,他一宿沒睡。
“輸血”
來中溪村之前,經(jīng)過在單位15年的崗位歷練,讓王金勇成為攻堅克難的一把好手??蛇@次,他覺得有如千斤重擔在身。
肩上,有組織的信任;身后,有村民的期盼,再難也要上!
召開的第一次村“兩委”班子會議讓王金勇至今印象深刻,只來了村長、村支書和計生專干,沒來開會的“理直氣壯”地給出了“要去鎮(zhèn)上拉貨”、“要做農(nóng)活”等理由,問起村里的情況,也是支支吾吾。王金勇說:“明天開始,我挨家挨戶走訪!”
姚貴香,智力殘疾,無法與人溝通,兒子患有小兒麻痹癥,為了維持生活,仍堅持外出打零工。王金勇永遠無法忘記第一次到姚貴香家走訪的情景:整個木房已經(jīng)微微傾斜,用一根并不扎實的柱子支撐著,房門是用幾塊破破爛爛的木板拼成的,勉強說是“門”,其實連擋風都困難。政府的危房改造政策出臺后,王金勇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幫她測算建房成本,為她申請到兜底政策。為了讓姚貴香盡早搬出危房,王金勇一次次往返10公里山路,幫她張羅建房子的事。20天后,房子建好了,住了60多年木房的姚貴香第一次住進了磚房。“每次去她家走訪,她都會一直把我送到路口,雖然她不會表達,但從她的笑容里可以看出,她感受到了政府送來的溫暖”王金勇說。
彭世翠,多年前查出患有肝硬化,當時為了湊足醫(yī)藥費,賣掉了家里維持生計的100多只羊,現(xiàn)在每月的醫(yī)療費開銷還需要1000多元,這對于全家僅以養(yǎng)羊、養(yǎng)蜂為收入來源的她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王金勇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自己掏錢買了18只小羊崽送給彭世翠家喂養(yǎng),使彭世翠每月的醫(yī)療費有了著落。
吳光輝,2016年被診斷為肺癌晚期,妻子長期在家照顧他,女兒還在上高中,家庭已經(jīng)斷了經(jīng)濟來源。王金勇從微信上看到這條消息,當即給他捐贈了500元,并積極向縣里申報,把吳光輝納入了建檔立卡戶,可報銷80%的醫(yī)療費用,女兒也可享受教育助學補貼。
還有全廷武,2016年12月房屋著火,家里被燒得精光,王金勇為他申請到2萬元民政補貼,幫助他渡過了難關(guān)。
……
“也許我并不能給貧困戶的生活條件帶來多大的改善,但只要我在中溪村一天,就要力所能及的為他們多解決幾件難事、急事!” 王金勇說。
把班子思想改過來
這種輸血式扶貧不是根本之計,王金勇琢磨著帶領(lǐng)村民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
王金勇把抓好班子建設(shè)列為駐村后的“一號工程”。他明確了中溪村五大主干的職責分工,并把它貼在村辦墻上,接受村民監(jiān)督。每周一雷打不動的召開村“兩委”班子例會,還制定了班子定期學習制度、定期召開村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制度。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王金勇領(lǐng)著班子成員四處取脫貧致富“真經(jīng)”。在村支“兩委”的換屆選舉中,王金勇與書記、村長商量后,村委向鎮(zhèn)上建議將年富力強、協(xié)調(diào)能力好的田兵充實到村委班子。
王金勇組織黨員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召開民主生活會,還給黨員們上了黨課,這是黨員接受到的第一次黨課輔導。他積極發(fā)展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把見多識廣、年輕有為的村民納入村干部的培養(yǎng)范圍,黨員吳正峰還作為保靖縣唯一一名“一拓雙帶四促進”的先進個人在湘西自治州作經(jīng)驗發(fā)言,成為了中溪村人的驕傲。為了讓黨員增長知識、拓寬思路,村部唯一的一臺電腦成為了王金勇的教學工具,黨員們不僅了解到了大山之外的精彩世界,還學會了操作簡單的辦公軟件。
在他的帶領(lǐng)下,中溪村的扶貧開發(fā)工作有了主心骨,村務管理開始走上正軌,支部黨員凝聚起“擼起袖子加油干,脫貧攻堅一定贏”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