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左權縣龍泉鄉(xiāng)連壁村賬本中的收款收據(jù)(1月13日攝)。夜晚的太行山依然很冷,迎來脫貧后第一個“春龍節(jié)”的連壁村,氣氛卻比過年還熱鬧。村委會大院里,“旺火”燒得正紅,戲班子咿咿呀呀地在唱戲。 “我干了24年村支書,和窮斗了24年?!泵盍艘惶斓拇逯鶓终f,“6年前,人均收入不到2300元,去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薄罢γ撠殻荚谶@里面?!?郭應林的“話匣子”一打開就收不住。他拿出厚厚一摞賬本遞給記者,沉甸甸的,有的已經泛黃,有的嶄新如初,時間從2008年一直到2016年。翻開這些賬本,幾乎每一年都有四五本。藍的是收款收據(jù),黑的是支出審核單,紅的是發(fā)票,上面詳細記錄著連壁村每一筆支出,也包括每一筆扶貧款的使用。新華社記者呂夢琦攝
一摞賬本看扶貧
發(fā)布時間: 2017-03-01 11:25:23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 方青
關鍵詞: 賬本,壁村,春龍節(jié),話匣子,人均收入